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 >

[市委会集体提案]关于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社区多元自治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1-01-01      作者:致公党深圳市委会

关于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社区多元自治的建议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创新社区管理,对于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社区多元自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既符合十八大报告关于“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精神,又是当前破解城市社区管理难题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社会活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给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一、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社不分

街道和政府部门将本职工作,甚至是执法工作,转移给社区,变成检查、考核者,导致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远远大于职责范围的局面。社区工作行政化,居委会自治职能弱化,近期看,提高了行政效率,长远看,有悖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挤压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抑制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二)社企不分

在城市化后的“村改居”社区,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人员上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交叉任职,在职能上承担着社会治安、城管环卫、市政建设、居民就业等大量社区管理或公共服务,在经费上不同程度地补贴社区建设费用。这种情况,加重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担,不利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向现代企业转型,不利于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转型。

(三)社区治理主体较为单一

目前,参与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尚未培育成熟,社区普遍存在“大政府、小社会”的问题。社区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发展良莠不齐,在居民群众中的影响和在社区自治中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社区居民群众习惯于依赖政府,自我管理与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薄弱。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的意识和责任还没有被激发出来。

(四)社区组织关系不清

在社区内为居民提供管理与服务的组织有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在深圳还有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这些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的对象、服务的方式也常常雷同,或有交叉,这些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厘清,彼此之间尚未形成一种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社区居民群众办事经常不知道找谁,也容易产生误解。

二、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总的思路是以推动社区多元自治为目的,不断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核心是做实做强党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逐步推进政企、政社分开,理顺社区各组织关系。依据是中办发(2010)27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逐步规范政府与社区的事权边界

1、明确政府进社区事项的内容、责任主体、工作流程及所需提供的保障,经县(区)级政府审定后编印成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2、制定临时性、阶段性政府事务进社区的管理办法,确保费随事转、人随事调。

3、编制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目录,并向社会公布。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政府行为。

(二)逐步推动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展

1、摸清社区公共服务事项费用的来源及使用状况,全面了解原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政府各自对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的费用支出状况。

2、制定政府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及相适应的资金预算,明确政府应当承担的公共服务建设责任,为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减负。

3、推进原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向现代企业发展,提高其自身竞争力。同时,引导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兼顾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做实做强社区居委会

1、从组织上、制度上确保社区居委会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依法组织居民自治、依法开展监督的三大法定职责,既要防止居委会行政化,又要防止居委会边缘化。

2、进一步规范居委会选举程序,逐步扩大直选覆盖面,提高流动人口参选率。培养、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和社区优秀骨干人员参选居委会成员,并在经费上对居委会开展工作予以保障。

3、设立社区自治基金。由政府、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区开发商和其它驻社区单位共同出资建立;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法定代表,是基金的实际招募人,负责基金的具体管理、项目发起及组织。基金既可用于社区自治的各项活动,又可培育社区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可激励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4、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根据中办发(201027号文件,社区服务中心是居委会下属的专业服务机构,应在社区居委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实现任务统一安排、场地统一使用、经费统一调配、人员统一管理。其功能应包括服务社区居民、整合社区资源、孵化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场地设施、组织居民开展活动五大功能。在运作方面可采取向较为成熟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

(四)培育社区多元主体,理顺关系,探索构建社区组织良性运行机制

社区多元主体包括党组织、政府、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驻社区单位(企业、学校、医院等)和居民群众。实现了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实际上也推动了社区资源的多元化、服务供给的多元化。

1、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的领导核心,应发挥其政治领导和人才优势,支持居委会依法依规大胆工作,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政府应在居委会的协助下为社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并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将政府的一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依法依规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担。

3、居委会协助政府在社区开展工作的同时,依法组织社区诸组织和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治和监督活动。

4、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建立业主委员会,通过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业主公约或制度,敦促广大业主严格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居委会的统筹协调下参与社区治理。

5、鼓励和引导物业管理公司在为业主提供服务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

6、探索推动驻社区单位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的办法,共享文体设施、停车场等资源,支持居民活动,实现共赢。

7、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发挥其特点及优势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8、探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区志愿者招募、组织、激励、管理与监督的办法,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9、探索建立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多渠道自治途径,例如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定期组织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评价打分等等,提高居民群众的自治意识和能力。

10、探索建立由社区居委会(党组织)统筹协调的、具有广泛群众参与的、高效运转的社区组织良性运行机制,例如社区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社区诸组织之间分工协作、协同发展、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