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党员风采 >

李子刚:科研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

发布时间:2021-06-16      作者:撰稿 |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娥 摄影/编辑 | 鲍 啦 转自:深圳湾实验室

“科研工作者很多时候掌握的只是屠龙之技,应该加强为社会重大需求服务的能力。”谈及疫情带来的启示,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李子刚如是说。

新冠疫情出现后,他积极参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深圳湾实验室的科技抗疫工作,和有关企业、医院开展新冠病毒检测、疫苗研发等科学研究,成为深圳科技抗疫大军中的杰出代表。他始终强调,科研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重大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我唯一的工作”

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结束哈佛大学的博士后训练后,李子刚2010年归国进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担任博导,开展蛋白工程、有机合成、人类疾病治疗方法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优秀教育背景出身的他,笑言自己本可以进麦肯锡或者BCG,拿高收入,坐头等舱,却选择继续做科研,刷刷试管,养养细胞。这一选择源自内心对科研的热爱。

这份投身了10年的工作,是他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他坦言,决定进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部分原因还出自对这座城市的喜爱:“2008年来深面试,下飞机在高速路上看深圳,感觉很像美国大都市。而且这里环境优美,当时房价也不高。此外,这里行政效率高,科创氛围好,科研人才比较年轻。”

2019年,李子刚兼任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并作为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以下简称“坪山实验室”)副主任参与中心的筹备建设。

搭建院企联合抗疫的桥梁

新冠疫情爆发时,李子刚带领团队投身深圳湾实验室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科技抗疫工作,为开展与医院、机构、企业的联合抗疫,建立桥梁和纽带。

这一团队效率极高。1月28日大年初四晚,李子刚迅速加入深圳湾实验室的抗疫工作者科研队伍,梳理能够集中在抗疫上的研究力量。2月初,他参加了深圳湾实验室对市三院和市疾控中心的走访,快速达成6个抗疫科研合作项目,内容紧扣防疫重点,包括:快速检验新冠病毒、针对新冠病毒抗体和化学药物的研发、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生物机制研究。目前,三方在高血压新冠患者治疗、人工智能对新冠患者CT影像分析、针对新冠病毒受体ACE2蛋白的药物探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已合作发表科研论文两篇,为高血压新冠患者的治疗和利用人工智能依据CT影像对新冠患者进行分类做出了有益尝试。

在与企业联合抗疫方面,李子刚带领团队与新合生物合作开展新冠疫苗研发,也取得积极的进展。李子刚透露,在未来两周将有新冠疫苗的动物实验反馈,之后将进行临床试验。不过他坦言,通过药物或者疫苗来快速控制疫情还具有较大的未知性。

李子刚反对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商业目的的科研。他说:“作为科研机构,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技术,而不是商业结果,尽可能为以后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储备。”

打造快速反应的科研平台

疫情期间,除了开展科研攻关,李子刚还组织团队开展疫情科研信息分享工作。自1月28日起,他组织团队与深圳湾实验室科研部合作,向市科技攻关小组提交疫情日报60余期,在深圳湾实验室网页和公众号上更新新冠科技研究进展50期。

这些新冠科技研究信息,荟萃世界科技进展,并整合坪山实验室在新冠药物和疫苗攻关方面的科研成果,为国内外科研团队提供了快速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收到了很多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的肯定和感谢。

李子刚表示,基于这次疫情带来的启发,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坪山实验室的平台建设,使之成为能够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技术快速筛选和反应的平台。

对于深圳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李子刚建议:一是加强高校建设,加大基础科研,同时给予高校建设充足的时间沉淀;二是为科技人员提供更好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培养本土人才。

李子刚

教育经历:
2009.04-2010.06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博士后,哈佛大学,合作导师: Gregory Verdine
2004.09-2008.12 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导师: Chuan He
2001.09-2004.07 美国杜兰大学,化学硕士,导师: Chao-Jun Li
1996.09-2001.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导师: 周逸峰
 
获奖情况:
2019  ACP Lectureship Award
2018  创业成果奖二等奖(个体化组织工程再生软骨移植治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2018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稳定螺旋多肽方法及应用研究)
2018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2018  深圳市优秀教师
2017  拜耳学者
2017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2016  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3  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2013  深圳市杰出青年
2012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
2011  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2010  北京大学百人计划
2009-2010 美国癌症中心博士后奖学金
2008-2009 芝加哥大学哈柏博士论文奖学金

撰稿 |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娥

摄影/编辑 | 鲍 啦

转自:深圳湾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