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党员风采 > 文学 >

寂寞书香

发布时间:2013-11-25      作者:罗湖三支部-蒋苹

 

寂寞书香

 

 

读书人有许多苦处,自然也会有许多快乐,这对于不读书的人来说,是无从体会的。许有壬诗曰“瓮牖风来书叶乱,胆瓶花落砚池香”,是状书屋之景况;赵嘏诗曰“风动衰荷寂寞香,断桥残月共苍苍”,是抒书人之心绪,安有读书而不寂寞者。凡读书人大都是寂寞的,然而只有在寂寞之中,似可寻得读书的快乐。这种快乐与在官场、酒场、舞场、情场所得的快乐,是不能互相代替的,读书的快乐得之于甘于寂寞,其他的快乐得之于不甘寂寞,因此为读书而甘于寂寞,实在需要有一种精神的力量。

说到底,读书是个人的事情,手捧书卷的时候,是安静的时候,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候,是心与心精神交流的时候。这好比两个人悄悄地私语,别人是听不到的,不相干的,所谓甘苦寸心知。读书的人是有趣味之别的,有只读言情武侠、政坛黑幕、家庭生活之类的读书人,真有读书性情、读书趣味的读书人才有思想、有观点、有着文学的或艺术的眼光。

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中写到:“艺术最需要静观默想,凝神壹志;现代生活偏把艺术弄得如此商业化,一方面经理人作为生财之道,把艺术家当作摇钱树式的机器,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把群众作为看杂耍或马戏班的单纯的好奇者。”

不论何种艺术,艺术家在艺术的创作期、成长期都需用苦功,这其中就是寂寞之道,默默地写,默默地做,默默地画,默默地唱,同时自己细细观察、揣摩、修改,反复创造,反复磨练,就会发觉刚才思想上休整得很好的东西又跑了,做起来同想的走了样,那就得再练,再下苦功,再“默”,再做,如此反复,才算真正学会了,拿稳了。经过一再“默”练,作品必然深深打进观众心里,与观众的思想感情完全化为一片。创作者经历思想的磨练,技艺的磨练,升华出的艺术作品到了欣赏者这儿,到读者这儿,一样是寂寞之道,默默地体会创作者的精神成果,寂寞中传递艺术家思想的火光。一代一代学人薪火相传,珍贵的文化宝库历久弥新。人类的精神领域就是在这寂寞中闪耀着迷人的光华,绽放出醉人的芳香。

艺术创作的过程兀兀穷年,经受寂寞。然作者陶醉其中,乐在其中,享受着寂寞,充满着快乐感和幸福感,这是金钱、权力所不能换来的精神尉藉,在旁观者眼里,好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旅居法国的橘子写道:“汉字数来千万箩,平生我只爱四个,横写是中国,竖写是诗歌。”游子的中国心是中国文化之灵魂,越是浸淫得久,越是不能自拔。明代徐渭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掷闲抛野藤中。”当时社会封闭,经济落后,先贤高士们的精神大餐也乏人问津。虽然凄凉,却不改旷达的笔墨情怀。不断创造出艺术的精品,令后人景仰。清代石涛说:“墨团团里黑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言墨法之奥、墨韵之美、墨香之浓、墨色之趣,其中堂奥,门外人不易知,门内人为之迷恋、为之痴狂,贫困不移,终生不改。这实在是一种精神的力量,精神的舞蹈。在墨之浓淡干湿中体会墨之五彩的变化,在线条流动中发现作品的表情面貌:浓墨浑穆华滋,淡墨轻盈疏朗,节奏或热烈奔放,或平淡含蓄。

不论何种艺术,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其音乐性。或者说节奏感。音乐舞蹈自不必说,书法绘画如此,诗歌文章如此,饱含人类情感的东西莫不如此。因此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其神,获得艺术表现力的启示。艺术样式虽各个不同,基本道理相通,所谓“书画同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也。可以说艺术的奥秘是用各种手段启发人们通感的产生,引起读者或观众丰富的审美想象,使艺术作品引人入胜、动人心弦。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娥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这幅画上的光影变化,有如一支名曲,这比喻就是揭示了这个道理。视觉上的光影与听觉上的音乐通感联系,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深刻,真切感人,达到了闻之有声、视之有形、触之有物、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朱自清正是凭借了这少量的、精致的名篇成为了让人难忘的大家,奠定了自己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白居易就深谙此道,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像极了琵琶的节奏,把音节与情绪的关系用诗句转换得极恰当。

书不仅有墨香,一如美味佳肴,色香味形皆美,可看可闻可吃。这书香,缕缕从书页中,从墨砚间幽幽飘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书香好比荷塘清香,淡雅含蓄。这书香,是精神的花朵,思想的花朵,一如夜晚的荷塘,开得满书余香,让人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