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形成“两个明确、三个突出、三个聚焦”的工作思路
致公党市委会高度重视对口联系工作,将其纳入年度重要工作计划,由主委亲自挂帅、分管参政议政的副主委具体分管,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形成了“两个明确、三个突出、三个聚焦”的工作思路。
“两个明确”是指明确对口联系工作16字原则,明确“工作同心,目标同向”的工作理念。围绕“畅通渠道、深化监督、对口献策、合力共建”的16字原则推进对口联系工作,双方定期通报交流信息,针对相关领域献计献策,合力助推“双区”建设。双方相互参与、互相支持重大工作,力求找准“对口”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探索合作共建的新途径。
“三个突出”是突出参政议政职能、突出资源整合效应、突出侨海界别优势。在开展对口联系工作时,致公党市委会始终围绕对口联系单位相关职能领域内的重大决策、规划、措施进行建言,以及对其决策部署及落实情况、依法行政的情况开展监督。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互相支持内部重大工作、活动开展等,力求“对在实处,联在心上”。
“三个聚焦”是指聚焦“双区”建设、聚焦民心融通和聚焦品牌打造。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中心工作,合力推进深圳国际化、现代化建设。致公党市委会与对口联系单位共同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增进国际理解,增进深港澳青年情感联系和思想融通,让港澳青年、海归青年更好地融入祖国发展。以打造对口联系工作品牌为抓手,在课题研究、文化活动、助力脱贫攻坚等工作中深度合作,力求持续深耕、做强品牌,不断扩大积极效应和影响力。
同时,为达到“献策要对口,意见要专业”的目标,致公党市委会建立了专委会“对口献策”模式,根据下设专委会和对口联系单位专业领域的对应关系,建立“一对一”常态化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致公党市委会还与对口联系单位“因地制宜”进行针对性的合作,逐步发展形成“六个一”合作共建模式,如2020年开展了一次联合调研、形成了一个重点课题、举办了一场论坛和一场音乐会、合作了一次国际抗疫捐赠和一次对口扶贫捐赠;2021年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合作了一份提案用于政协大会发言、走访了一次科创企业、捐建了一所图书馆、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和一场书画展。
不断丰富对口联系工作成果
多年来,对口联系工作进一步整合了双方资源,逐步项目化、品牌化,成果丰富。致公党市委会在推进课题合作成果落实落地、参与社会服务、重大界别特色活动中取得丰硕成果。
课题合作方面,致公党市委会与各对口联系单位开展课题合作共26个,合作的课题成果用于政党协商活动21次,政协大会发言5次,提交政协提案26份,5份提案被市政协评为年度优秀提案,1份提案被评为深圳市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优秀提案。据不完全统计,共有74条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其中,与市外办、市科技创新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的联合调研成果在暑期恳谈会上向中共深圳市委提交,为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地深圳、推进产业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建议。
社会服务方面,2018年、2020年,致公党市委会与市外办共同在汕尾内湖镇、河源上坪镇捐建3所图书馆;2019年,致公党市委会与市住房建设局共同出资在广西百色新安小学捐赠了1所图书馆,开启了对口联系工作在扶贫攻坚领域的新阵地;2020年,致公党市委会发挥“侨海”联系广泛的优势支援海内外抗疫,通过市外办向智利驻华大使馆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市政府捐赠一次性防护口罩5万个,一起在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中主动体现深圳担当。
重大界别特色活动方面,承办了中国致公党副省级城市党务工作联席会议、第十届中国发展论坛、2018深圳留学归国人员大会、第三届粤港澳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共议“新常态下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湾区科技产权和科技创新”等主题,形成一大批资政建议。连续4年与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合作主办“深港澳青年音乐会”,被致公党中央列为侨海工作的一块重要品牌。2021年,与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外办协力举办华人华侨书画展,展出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书画家、致公党员书画家的200余幅作品,透过华人华侨对祖国饱含深情的笔墨,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转自:同心鹏城
供稿:市委统战部党派处
致公党深圳市委会
采写:深圳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