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市委要闻 > 市委会讯 >

闫小培主委代表致公党中央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1-07-14      作者: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宣

顺应时代要求 积极稳妥地推动海外中国学校建设
致公党中央

 

 

    闫小培委员代表致公党中央作《顺应时代要求 积极稳妥地推动海外中国学校建设》的发言。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进入新世纪,我国在海外的华侨、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及各类派出人员日益增多。长期以来,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这支力量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撑,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推动公共外交的开展和国家的和平统一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国没有建立海外的基本国民教育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人才的国际流动,妨碍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海外留学的高端人才最为困扰的是回国后子女教育问题,国内外交、企业和院校派出人员最为困难的也是子女回国后的教育问题。
    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海外侨民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他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注意在海外投资的同时跟进本国侨民子女的义务教育,确保在海外生活和工作的国民享受教育的权利。美、加、德、英、法、韩、等众多国家在我国都设立外籍学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10月22日,我国境内已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共102所,北京有20所,上海有19所,这些学校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学历教育及课外补习课程,基本满足了外籍人员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教育需求。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好“走出去”战略,我们必须做好海外中国学校的建设。重视海外中国公民子女的学历教育问题,既是法律赋予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又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因此,我们建议:
    一、先行试点,循序渐进,在海外兴办与国内教育体系相衔接的中国学校
    目前,海外各种形式的华文教育,基本没有纳入当地政府的教育体系,也不能承担学历教育任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海外人才聚集地区兴办一批中国学校(中小学为主),确保海外中国公民子女在国外受到与国内相同标准的教育,回国后能与国内教育顺利衔接。同时,国内也要着力完善海外华侨华人、留学人员、派出人员子女回国继续就学的衔接机制。特别是对海外中国公民子女回国上大学的,要给予与当地居民子女一样参加高考的权利,并纳入高校自主招生范畴。对于有外籍身份的子女,应按留学生条件录取,但在收费上要有所优惠。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支持社会力量去海外办学
    在海外中国学校的办学资金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我国政府贴一点、所在国配一点、个人(或驻外单位)补一点,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如果政府因为种种原因在国外兴办中国学校有困难,我们建议重点支持社会力量去海外办学。
国内各种社会力量已经开始了海外办学的积极探索,据了解,有些民办教育机构已经在美国华盛顿开始了先行的试点,在欧洲也准备开办类似的中国学校。对于这类社会力量在海外办学,国家应出台配套政策予以鼓励和支持。
    此外,国家有必要整合投资华文教育、孔子学院等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海外中文教育发展的同时,储备中国学校师资力量,促进海外学历教育。
    三、推动相关部门开展海外调研,促进海外中国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虽然我们已经了解到部分旅居海外的公民对兴办海外中国学校有强烈的要求,但是由于海外中国公民人群较多,分布较广,对国民教育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进行系统调研。海外国民教育调研是国家了解和关心海外中国公民需求的一种方式。因此,建议教育部、外交部、国侨办等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海外中国公民的生活状况、子女就学情况和所在国的教育制度,听取他们对中国学校的需求与办学模式的意见,为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