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其他 > 致公党中央和广东省新闻 >

岭南文化与香港

发布时间:2007-10-08      作者:新华网广东频道

民族文化传统

        150年的香港文化, 可以大致分为传统文化和近现代文两大部分。 传统文化是指基本未受近代和现代文明影响的土著文化。港九地区原是珠江口外的一处村落渔港, 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在这里得以传播和继承。 从港九离岛发现的多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文物遗址以及摩崖石刻, 显示了古百越民族的原始文化与我国东南沿海文化的密切联系; 李郑屋村的汉墓和屯门山的杯渡驻锡遗迹, 尤其是宋代邓符协卜居锦田, 创办力瀛书斋的史迹, 表明了两千年来中原华夏文化在港九的传承和影响。 近年一些香港学者和文化界人士对香港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中, 发掘了更多关于香港传统文化的资料。英占初期, 港岛约有数千人口, 九龙和新界有大量原籍东莞、宝安的本地人和来自岭南各地的移居者。 源自广州的粤曲和"大戏"〔粤剧〕很早就传入城市化后的香港, 成为市民大众文娱生活的主流。香港的粤曲、 粤剧随后曾发展到与广州并驾齐驱。两地艺人合组"省港大班", 兼在两地发展, 名扬广东全省。二十年代起, 香港成为岭南歌乐和"广府大戏"的重要基地之一。

        近现代文艺

        香港的近现代文化大体上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兴起 , 经历过拓荒、萌芽和多元化发展等3个时期。拓荒时期〔二十年代至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之前〕香港近现代文化的开拓 ,

        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末和本世纪初, 主要受到中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催生和促进。香港开埠以后, 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一批"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知识分子先驱, 陆续来到香港, 在这里译介和吸取西方现代化文化, 鼓吹变法改良。他们创办报章, 发表诗画, 著书立说, 开拓了香港近代文艺。尤其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 同盟会在港创办《中国日报》, 其附刊《鼓吹录》开创报纸文艺副刊的先河。岭南画派则办了《时事画报》。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作品, 包括吸取西方现代文学的观念和技法, 或运用传统的民族文艺形式写成的新小说、新粤曲和新剧本, 各类艺术的演出或展出都很活跃, 使香港成为我国近代革命文艺的中心。 其后又引进电影艺术和西洋油画, 从而推动了二十年代以省港为中心的岭南画派、 广东音乐和粤剧粤曲的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香港的现代的文艺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文化巨匠鲁迅、胡适和欧阳予倩等, 特别是最后献身于香港文化的许地山, 直接催生和培育了香港新文艺。 鲁迅和其他文艺大师的影响以及来自上海、广州的文化新潮的流入 , 打破了当时香港文坛的荒凉、沉闷局面, 直接促成了香港新文学的兴起。 一九二七年前后香港的主要报纸出现纯粹的新文学副刊; 一九二八年八月, 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 一九二九年香港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诞生。这些就是香港新文化拓荒者登上文坛的重要标志。

        萌芽时期〔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

        拓荒时期播下的新文艺种子, 在随后发生的抗日战争和国内解放战争的强烈影响下萌芽成长。在10多年里, 香港出现了两次由大陆南来文化人组织的推动的文艺高潮。 一次是在抗战前期〔约于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一年〕, 另一次是解放战争期间〔约于一九四六年下半年至一九四九年上半年〕。当时由于香港的特殊政治地理环境, 大批著名文化人如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郭沫若等先后荟聚香江, 使香港文艺空前繁荣, 两度成为南中国爱国进步的新文化中心。抗日救亡、爱国民主的内容和民族大众的形式, 对正在萌芽成长的香港新文学、电影、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多个领域, 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香港文艺建立良好的社会写实传统打下基础。萌芽时期香港新文艺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在思想倾向上, 始终同祖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息息相关,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进步民主精神; 在创作取向上, 关注时代社会 , 关心平民百姓, 具有批判的社会写实路向; 在艺术风格上 , 兼容并蓄, 既注意学习民族民间文艺形式, 又善于吸取西方现代文艺技法, 具有求俗求新的自由开放态度。

        多元化发展时期〔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五十年代以来的40多年间, 香港的文学艺术在新的时、 空条件下走上了独特的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最重要的发展是: 适应内外形势的变化, 植根于香港都市生活、 具有鲜明"香港性"的文学艺术兴盛起来; 同时, 以普罗大众为对象、具有浓烈地方色彩的通俗文化大量涌现。 而就在同一时期里, 香港逐步实现了工业化, 经济高速增长。 社会的演变牵动了文坛的演变。最重要的一点是, 战后出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本地作家、艺术家已经与社会同时成长, 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事业、家庭、 思想感情……都是植根于香港的, 他们日趋成熟的各种艺术创作大都带有强烈的本土意识, 以他们为主干的一种"本土文化"跟着诞生。与此同时, 留港的大陆文化人以及来自台湾、海外的同行, 在香港生活一段较长时间之后, 大都逐渐融入了香港社会, 并且把目光和笔触转向他们日益熟悉的本港都市生活, 运用多种文艺形式描绘、 剖析这个急剧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激烈竞争、人际关系、社会百态。由于他们与本地同行的共同努力, 缔造了许多极具香港特点和时代精神的文艺成果。一九六七年, 港英当局为了争取青年, 安定民心, 继续维护其殖民统治, 才开始关注文康体育活动, 按西方模式搞沙滩舞会、 青年中心、香港节等等; 随后又举办国际性的艺术节电影节……, 成立一些职业的或半职业的文艺团体。 政府和市政局也分别设立一些文化机构, 组织和推动多项文化活动。 这在客观上无疑都有助于香港多元文化的发展。

七十年代后期大陆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一九八四年中英两国签订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此后两地的文化联系转趋紧密。文艺作品的交流以及作家、 艺术家的互访日益频繁; 两地还分头开展了有关对方文化问题的学术研究,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提高了对香港文化的总体认识, 也提高了香港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和世界华人文化中的地位。七、八十年代香港的经济、社会继续繁荣稳定, 并已发展成为金融、经贸等方面的国际中心, 出现了世人瞩目的"香港现象"。作为物质文化的表现形态, 香港的文学艺术在这个时期也显得多姿多采, 并且沿着自由开放、 中西交融的轨道, 进一步走向多元化。 新生的具有鲜明"香港性"的文学艺术日益发展。 由于香港是最自由开放的国际性都市, 西方的现代文学艺术可以很快传入并且占有一席之地, 其中有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而显现出东方色调。 从基本创作路向和文艺思潮看, 已形成了社会写实主义、 现代主义和通俗流行3种文艺形态, 以及写实派、传统派、现代派等3种流派。这种多元化格局尚在演变之中。一个新的多元混合的都市体系正在成长。

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

        20世纪末叶,岭南文化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今天,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立场更高层面对岭南文化作出总结和评价。因而,一种现代性审视的要求摆在了岭南文化的面前。

        岭南文化是一种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形态。广东人的怀旧情绪相对来说比较弱。比如,中国许多地方曾经在90年代大唱怀旧歌曲,一时间大街小巷重新飘扬起《东方红》的旋律,广东人却没有卷入这个热潮。又比如,北京的文化人为浸漫了过去时光的四合院日益减少而痛心疾首,广东的文化人却很少为南国特色骑楼的日渐消失而大声疾呼。当北京街头冒出许多"知青"饭店,许多过来人大谈黑土地上的经历时,广东的老知青们也搞了一两个活动,却没有多大回响。怀旧,是一种固守,一种被岁月过滤了的纯净。怀旧需要某种经历和情感上的认同,所以,怀旧色彩越浓,越容易陷入自己的窠臼;怀旧色彩淡一些,向前看得多一些,则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现代性。

       广东人具有较为开阔的胸襟,这为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奠定了基础。当改革开放的春风乍起,第一批外商踏上珠江三角洲的土地,在这里获取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广东人并不嫉妒,他们创造了一种思维模式:只要自己能赚钱,不怕别人赚大钱。因而,他们不在乎与香港前店后厂的关系,在经济上采取实用主义立场。开阔的胸襟是兼容的前提,也是现代化的前提。万事铢铢校量,过于计较一己的得失,就难以融入世界性的潮流。

        岭南文化经常处于动态之中。有批评说,广东人会生孩子,却不会取名字。意思是说广东善于创新,却不长于理论总结。但是广东人对于这样的冠名权倒不很在意。理论总结是升华,但是换一种角度看,它也是束缚。岭南文化乐于为历史写第一稿,而不在乎定稿本上的名字排列。这种品质,为它平心静气与不同文化范式的相处相融作了准备,也为它接受发展中的现代性因素作了准备。

        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广义的岭南文化本来就包括香港地区在内,只是由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我们的岭南文化概念已基本退据珠江流域。所以,广东与香港在文化上较容易达到融洽,形成同构。因而,我们关于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离不开对香港的认识。

        香港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崛起,使香港文化在重"实"的广东人心目中成为一种高位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香港获得了大量投资,在香港找到了走向世界的码头,而且在从香港学得管理模式、理财方法的同时,也搬来了香港的生活方式,香港的饮食、服饰总是能够一浪接一浪地在广东流行。与此同时,香港文化品格中的突出经济的特点、注重享受的特点等也深深影响着广东。

        香港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过渡。它的政体、社会分层、司法和行政管理都是西方式的;它的市民心理和行为方式却依然有浓烈的东方色彩。从某种角度看,香港在人的现代化方面也是发育得不够的。岭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对政治及文化的相对冷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封建迷信的再度滋生以及小富即安的自得等等,大多找得到香港影响的痕迹。

        广东要想在新的世纪保持先发优势,以广东为代表的岭南文化要想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依然光彩夺目,就必须在兼容的同时认认真真地进行一番梳理和反思,在现代性的审视中寻找新的动力,寻找新的增长点。

        随着香港的回归和广州、深圳等地与香港差距的缩小,广东与香港的双向交流更为密切,一种广东与香港的相互影响格局正在缓慢地逐步显现。这为岭南文化审视自己以及审视自己与香港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思维空间。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依然主要是香港影响着岭南文化。正因为如此,更深入、更全面、更理性地认识和评价香港文化已成为历史对岭南的新的要求。

        粤港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现实可能。在这种趋势和可能之中,以现代性的眼光去审视岭南文化,寻找并最终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性的新的兼容立场和视野,是岭南文化的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将使岭南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