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其他 > 致公党中央和广东省新闻 >

中国致公党党内大事记(一)

发布时间:2007-10-08      作者:

1925年10月10日,五洲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在旧金山召开。来自美洲各地、香港、澳门和上海等地的洪门组织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决定以洪门致公堂为基础,组织华侨政党,定名为中国致公党;通过《中国致公党党纲》;选举早年加入同盟会并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的陈炯明(1878—1933)、唐继尧(1883—1927)为党的正副总理。这一次恳亲大会实际上也就是中国致公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1年10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来自美洲和其他海外各处的代表数十人出席了会议,美洲洪门元老司徒美堂也参加了大会。这次会议决定致公党总部设在香港,仍推举陈炯明为总理,陈演生(1875—1952)为秘书长,司徒美堂为美洲总支部主席。

1945年5月,中国派出10名代表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司徒美堂被选为这个代表团的华侨顾问。美洲致公党组织的负责人司徒俊葱等顶住国民党的压力,发动当地华侨热烈欢迎并公开为参加联合国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中的中共代表董必武及其随员举行招待会,组织演讲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活动,以及负责保护中共代表的人身安全。

1947年5月5日发表的《致杜鲁门总统电文》是致公党恢复组织活动后第一个对外的文件。

1947年4月29日至5月1日,致公党在香港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到会的有香港、广州两地以及美国旧金山和马来亚派出的代表四十余人。英国利物浦、美国波士顿、墨西哥、古巴和大溪地则委托在香港的成员参加。大会讨论修改了致公党的《中国致公党政纲》和《中国致公党章程》,发表了《中国致公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致公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告海外同胞书》和《致杜鲁门总统电文》,并一致决议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8年1月6日,致公党在《华商报》、《文汇报》、《大公报》发表《中国致公党最近对时局之声明》,响应毛泽东在1949年的新年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1948年5月5日,致公党领导人陈其尤和各民主党派领导人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以及郭沫若等无党派民主人士,向国内外各报馆各团体及全国同胞发出《各民主党派为召开新政协致海内外电》和《各民主党派为召开新政协致中国共产党电》。6月9日致公党还单独发表《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宣言》。

1948年,致公党美洲总部负责人司徒美堂从上海抵香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国是主张。10月18日,发表《司徒美堂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声明》。

1948年11月23日,陈其尤代表致公党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离开香港北上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1949年1月毛泽东亲笔写信给司徒美堂,请他莅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

1949年3月,黄鼎臣奉命北上,进入解放区,同先期到达东北的陈其尤等人汇合,一道参与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共及各民主党派等23个单位的134位代表。致公党陈其尤、黄鼎臣、官文森、雷荣珂、严希纯出席了筹备会。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致公党选派陈其尤、陈演生、黄鼎臣、官文森、雷荣珂、严希纯参加会议。

9月24日,陈其尤代表致公党在全体会议上发言。在这次会议上,致公党以党派名义递交了一份关于维护海外华侨权益的提案,开创了民主党派团体提案的先河。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致公党的陈其尤、陈演生和司徒美堂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陈其尤等致公党的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点和优势,在港、穗地区着重于会党工作,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全中国。★1949年10月,致公党香港总部派伍觉天、冯君锐等随中共华南分局统战部回内地迎接解放军解放广州。

1949年底,致公党总部从香港迁移广州。

1950年4月15日至25日,在广州召开了致公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回顾和总结了“三大”以来的工作,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大会一致决议“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制订的共同纲领为本党的政治纲领”。大会确定本党今后的任务是“加强和中共及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巩固人民民主的专政,加紧恢复和发展生产,完成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建设”,并指出“本党应特别关切华侨,帮助华侨,团结和教育华侨,并号召华侨踊跃投资国内的生产建设,发挥华侨革命传统的爱国精神。”大会修改并通过新党章,将中央委员会主席制改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制。新党章规定:凡“信仰新民主主义,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愿意遵守本党章程”,完成入党手续者均可成为本党党员。新党章还对党员的权利、义务和组织机构等作了新的规定。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中央委员会。按新党章规定,由陈其尤、陈演生、官文森、雷荣珂和司徒俊葱组成中央主席团,陈其尤为主席团召集人,郑天保为秘书长。

1951年4月,致公党四届二中全会发表《告海外华侨书》,介绍了祖国人民在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号召华侨回来参加生产建设。在祖国的感召下,一批批华侨青年学生回国升学,熟练技术工人回国参加生产建设,一些海外致公党党员也回国参加工作。

1952年11月8日至17日,致公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52人。陈其尤在大会上作《目前的政治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政治报告。郑天保作《五大党务报告》。大会代表听取了《关于修改党章报告》。大会选举产生致公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由27位委员组成。在五届一中全会上,选出陈其尤、官文森、郑天保、严希纯、黄鼎臣、雷荣珂、司徒俊葱和钟杰臣组成中央常务委员会;选举陈其尤为主席,官文森、司徒俊葱为副主席,郑天保为秘书长。

1953年致公党中央从广州迁到北京后,华南总支部广西省支部于1953年8月成立,直属中央;1955年5月,华南总支部改名为广东省总支部;同时,中央在北京、福建和广东、广西的13个市县,发展了一批党员。

1953年7月28日,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于从广州迁到首都北京。

1954年8月,致公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宣言》上签字。《宣言》严正地向全世界宣告: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致公党中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的有陈其尤、黄鼎臣、郑天保、雷荣珂、官文森。

 

1954年12月21日,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致公党的全国政协委员有陈其尤、黄鼎臣、官文森、严希纯、雷沛鸿、伍觉天。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成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共同遵守的准则。

1956年3月,伍觉天同志参加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赴藏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

1956年,根据致公党五届五次中常委扩大会议作出了“限于目前国内外情况和我党本身的条件,海外工作决定不公开或秘密地以党的名义去活动”的决定,致公党停止在国外发展党员,也停止国外的组织活动。

1956年4月5日至13日,致公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57人,列席2人。陈其尤致开幕词。这次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决定了今后工作方针;修改党的章程;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全国政协,民革、民盟、民建的代表向大会致词;中共中央统战部,民进、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的领导人出席了大会。黄鼎臣作了《党务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党务报告的决议》。根据我国对外政策,会议重申致公党停止在海外的组织活动。大会选举产生致公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由28位中央委员和5位候补委员组成。

致公党中央和各级地方组织根据“六大”精神,在整顿组织工作基础上,发展吸收了一批新党员,1957年反右斗争前,全党人数600多人,并先后成立了广东、广西省委会,福建省工委会,北京市委筹委会。在广东、广西、福建建立了十多个市县级组织,致公党组织得到壮大和发展,出现新的气象。

1959年下半年,国际上掀起了反华排华活动,企图孤立中国。印尼首先掀起了排华的浪潮,我国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先后派遣船只接运流离失所的侨胞回到祖国的怀抱,安置他们就业就学。广东、广西、福建的致公党组织,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侨务部门,热情地参加了做好归国难侨的接待和安置工作。

1960年2月6日至16日,广东省委会召开“服务与改造工作经验交流大会”。随后广西区委会、福建工委会也召开有关会议,总结交流服务与改造的经验及基层工作经验,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通过上述活动,使广大党员增强了在服务中加强自我改造的信心,提高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962年至1966年期间,致公党中央和各地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使党员在当时国内外的剧烈阶级斗争中保持了清醒头脑,辨别了是非,提高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致公党也由此重获新生。

1979年10月11日至22日,致公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78人,列席2人。代表全党303名党员。这次大会的议程是:审议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修改《中国致公党章程》;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从1979年底至1983年四年期间,建立了上海市支部,天津市工委会,还在8个省、20多个市县建立新的组织。

1980年,广东、广西和广州市进行了换届,成立了新一届委员会;福建省、北京市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省级以下的市、县级组织也进行了换届或调整。

致公党中央于1980年底决定恢复出版《致公通讯》。随后,为便于相互交流、互通情况,中央和一些地方组织先后陆续编印了《工作简报》。

198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致公党中央推荐司徒擎参加了审判工作。

致公党中央1980年7月12日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的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

1981年5月22日致公党中央在泉州召开第二次经验交流会。

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7日,致公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165人,列席代表18人。大会审议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修改《中国致公党章程》;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由48名中央委员、14名候补委员组成。在八届一中全会上,选出中央常务委员会,并选举黄鼎臣为中央主席,伍觉天、伍禅、许志猛、陆榕树、董寅初、郑守仪为副主席,陆榕树为秘书长(兼)。大会根据致公党的特点和开展工作的需要,同时成立了以许乃波为主任的华侨知识分子工作委员会和以郑守仪为主任的妇女工作委员会。

八十年代初,致公党以党派的名义组团出访,在各民主党派中尚属首次。1984年6月24日至8月13日,以黄鼎臣为团长、许志猛为副团长的中国致公党访问团出访了菲律宾、加拿大和美国,还顺访了香港和澳门地区。

为总结并推动全党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工作,致公党中央于1984年11月26日在北京召开了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这是继1980年和1981年两次经验交流会后的又一次重要的会议。

为纪念中国致公党建立60周年,1985年10月,致公党中央邀请了已故致公党中央领导人在海外的亲属,还邀请了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牙买加、秘鲁等地的洪门团体、华人社团和各界代表人士前来参加纪念活动。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等亲切接见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海外来宾,并合影留念。

1986年12月30日至1987年1月3日,致公党中央在北京召开致公党全国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137人,列席代表68人。这次会议主要是解决充实和调整中央委员会和引进新人问题,以逐步实现领导班子的新老合作和交替。

1986年,正在美国探亲的董寅初,受致公党中央的委托,参加美国纽约洪门致公总堂的恳亲大会,并代表致公党中央致贺词。

1987年9月11—19日,黄鼎臣率团赴牙买加,参加牙买加洪门致公堂一百周年盛典,回国途中还顺访了纽约洪门致公堂;同年9月19—26日,伍觉天率团赴澳大利亚,参加了澳大利亚洪门民治党墨尔本总支部成立90周年庆典。

1988年9月—11月,伍觉天、许志猛率团赴加拿大,参加了加拿大洪门民治党温哥华支部成立100周年、《大汉公报》创刊80周年、温哥华达权支社成立70周年的三庆大会,同时还顺访了美国纽约洪门致公总堂、旧金山五洲洪门致公总堂、夏威夷洪门致公总堂等。

1988年12月12日至18日,致公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共277名。大会审议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修改了《中国致公党章程》;选举了第九届中央委员会。

1989至1991年间,致公党中央领导人参加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举行的民主党派人士高层次座谈会、协商会、谈心会、通报会等,前后约有50多次。

到1990年6月30日止,全党党员人数达10634人,县、市级组织有80个,省级组织有15个。

1992年12月15日至20日,致公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295名。大会审议了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修改了《中国致公党章程》;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