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其他 > 其他 >

透视华商海外的奋斗历程 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0-04-01      作者: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外华商足迹遍及五洲四海,取得骄人业绩,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合群随众、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而且成为世界范围内一支活跃而独特的商业力量。华商靠什么立足发展?靠什么自强不息?华商给世界带来了什么?透视华商的海外奋斗历程,或可从一些侧面得出答案。

 
 

  多元化经营惠当地

  在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来自浙江青田的陈先生经营着自己的首饰批发店,一家四口其乐融融。18年前,陈先生初到西班牙时还是个20来岁的小伙子,先在餐馆打工,两三年后有了点儿积蓄,在朋友帮衬下开了个小餐馆,经营十几年后把餐馆转让,干起了首饰批发。

  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荣誉会长徐松华告诉《人民日报》记者,据西班牙官方统计,现在西班牙注册华侨华人有14.5万人,绝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来西,其中2.2万人已入西班牙籍,尽管华侨人数远比罗马尼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移民少得多,但当老板的华人已有2.7万多。

  旅西青田同乡会会长王凌宙介绍说,过去,旅西侨胞经商几乎全集中在中餐馆业,到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现在,华商产业已扩展到百货食品的零售与批发、旅行社、建筑装修、美容美发、律师事务所、照明设备、移动通信、电脑维修与中华文化推广等许多领域。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也严重冲击西班牙,但华人仍逆势而上,在危机中觅商机,如有的华商把店开到了郊区的商业中心,经营面积扩大到1000到1500平方米,还有华商在市中心租下了新店面。

  华商在西班牙发展,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也繁荣了当地经济。在马德里市中心的蒂尔索莫利纳区经营服装批发的倪晔敏如今是华商协会的秘书长。他告诉记者,20多年前刚到的时候,这里死气沉沉,只有两三家华人服装店。后来,华商店铺越来越多,现已聚集了400多家,成了西班牙远近闻名的华人服装批发中心,不但西班牙人到这里采购,连摩洛哥等北非国家的客商也常光顾,使整个地区充满活力。

  马德里大区的富恩拉夫拉达工业区原先是兴盛的工业区,后来衰败了。华商来到这里租下破旧的厂房,改造成仓库。现在这里聚集了200多家华人批发商,成为生意红火、名声远播的中国商品批发集散地。

  说起华商对西班牙发展的作用,当地官方人士均给以正面肯定。马德里市长加利亚东今年向华人祝贺春节时说,华人为马德里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德里市蒙克洛瓦区区长巴利亚林说,中国侨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不断开拓新的生意,为马德里市提供着不可缺少的服务。

  华人经济也得到当地普通百姓的认可。安东尼亚是马德里地区阿尔卡拉市一个居民协会的负责人。他对记者说,他的居民协会有3000多户居民,区内有4家华人商店,食品百货一应俱全。华人商店营业时间长,居民采买很方便,店主和居民相处很融洽。在巴塞罗那,一些华人经营起了酒吧。生活在那里的一位波兰籍记者对华人酒吧赞不绝口,她说,华人酒吧营业时间长,小吃品种多,而且价格便宜,服务也好,居民们都挺喜欢。

  本土化经营获优势

  田女士是为数不多在俄罗斯投资办厂的中国企业家。她在莫斯科郊外开办的面条厂专门生产中国面条,经过多年打拼,如今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产品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3000多家超市销售。去年底,田女士决定将工厂搬到俄南部的罗斯托夫州,以便同当地的合作伙伴合资经营,并逐步将面条厂扩建为综合性食品加工厂。

  即将离开旅居多年的莫斯科,田女士有点恋恋不舍。上个世纪90年代初,她随曾留学苏联的丈夫黄先生来到莫斯科,黄先生当时在莫斯科的一所高校进修和讲学。那时俄罗斯轻工业比较落后,商品匮乏,连许多食品都要靠进口,田女士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在莫斯科郊外开办一家面条厂。

  租用厂房,申请营业执照,从中国引进设备和技师,在俄罗斯居民中招聘普通工人;为克服语言障碍,田女士还聘请了专职翻译。黄先生在工作之余,也帮妻子翻译和起草俄文文件。面条厂就这样办起来了。中国面条口感好,味道鲜美,很快打开了市场,受到俄罗斯及独联体其他国家消费者的欢迎。田女士的企业成了当地纳税大户,莫斯科州政府为这家中国企业提供了许多宝贵支持,当地居民对企业也很友善。

  田女士告诉记者,工厂搬迁,由独资转为合资,主要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她的面条厂在莫斯科郊外的厂房总面积只有300平方米,现有员工20来人,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物价很高,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厂房,扩大生产难以实现。而新的厂址靠近小麦产区,厂房总面积可扩到2000至3000平方米。

  由于俄移民局将2010年外来劳务人员的配额由200万人调低至130万人,在俄经营的企业若想从国外引进劳务人员,必须先申请劳务配额,为外国劳务人员办理打工卡。这也让一心想扩大生产的田女士很犯愁,因为她经营的面条厂虽然可以在当地招聘普通工人,但技术员工只能从中国引进。中国驻俄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高锡云日前在出席俄中投资与经济合作中心的推介会时指出,虽然俄政府减少外来劳务人员的配额是为了整顿市场秩序和增加就业,但配额的减少不应影响在俄注册外资企业的正常投资和合法经营。

  尽管困难重重,田女士还是对企业经营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她说,走本土化合资经营之路,才能够获得相应的优势。首先,虽然工厂搬迁,但保留了原有的销售网络,况且俄方投资伙伴也具备相当的实力,在开拓独联体市场方面有更强的优势。其次,企业扩大生产以后,能够解决更多俄罗斯人的就业问题,增加当地的税收,带动当地的食品工业。或许,合资企业比独资企业更有希望获得外来劳务人员的配额。

  田女士指出,那些抱着侥幸心理希望通过“灰色清关”方式在俄销售中国商品的华商需转变经营思路,要么走正规清关之路,要么转向在俄投资。她认为中国国内企业应大胆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通过合资经营等方式实现生产当地化,销售区域化和全球化,这样不但能缓解国内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同时能够更顺利地打开外国市场。

依靠规模入主流

  “那时候生活艰苦,但还是蛮有意思的。”63岁的南非宝利箱包厂董事长赵宝培这样谈到20年前在约翰内斯堡街头摆地摊的经历。1990年底来到南非的他是最早的大陆新侨民之一,从走街串巷练摊到做进口生意,如今他正在筹划把自己的箱包打造成当地知名品牌。

  当年与老赵一起摆地摊的华商,如今不少人已经成为大老板。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南非涌现了一大批华商,据中国总领馆数据,他们中有10%左右经营亿元兰特以上的生意,设有工厂、矿地和公司;30%至40%经营批发贸易;约50%经营小商品、鞋帽、餐馆等。“南非人民,尤其是下层人民已经离不开华商。”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事房利说,华商的经营活动属于民间贸易,对中国和南非经济发展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具有政府或大公司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位于约翰内斯堡市西南的宝利箱包厂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几十名当地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赵宝培说,工厂最多时雇有120名工人,现有的80名工人中有的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年,华人工厂给当地人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虽然南非法律规定工作两个星期的工人如果离职,雇主就要支付其一年的工资,但是没有当地工人会因此故意辞职,这令我很感动。”赵宝培说,他对南非的法律非常熟悉,所有工人的待遇都是按照当地劳动法执行,工厂还给工人们提供技术培训。

  在繁忙的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附近,几名工人正在为南非上海家具进出口公司卸货。公司总经理、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联谊总会会长姒海说,公司每月从国内进口5到10个货柜的五金、家具和面料等,是南非相关大型连锁超市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姒海说,华商经营小商品等传统的经济形态与当地经济存在冲突,因此比较容易与当地人产生摩擦。“经过20年的摸索和发展,南非华商的目标应该是争取尽快融入主流经济。”他说,要成为大型连锁超市的供货商,除了要有较强的实力外,还要有好的团队、好的质量,最关键是要下定融入当地的决心。

  离南非上海家具进出口公司不远,华商邵惠明经营的4000多平方米的卫生纸厂已经有9年,产品已经打入南非大型连锁超市,这与邵惠明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密不可分。他说,南非销售此类产品的超市主要由葡萄牙人、印度人和南非白人控制,他们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为此他专门培养了3名业务员,针对不同的超市进行推销,从而打开了市场销路。

  南部非洲吉林总商会会长徐长斌经营的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非洲商贸”城一共有200家商铺,每到周末人满为患,当地人消费约占总销售额的20%左右,南部非洲其他国家也有不少人来商城进货,运回本国销售。最近,徐长斌开办了华商第一家中国家居建材城,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已开始招商。徐长斌说,由于服装、鞋和箱包等传统中国产品市场已趋于饱和,他希望借此进一步拓宽中国产品的销售种类。

  房利说,目前南非华商大多集中在约翰内斯堡附近,而且经营产品范围过于狭窄;资产雄厚的也很少,无法形成有很大影响力的财团;此外,最近20年来南非的大陆新侨民在语言、文化底蕴以及经营方式和理念上还处于适应阶段,入乡随俗不够;再者,南非华商仍是以独自经营为主,有时甚至成为竞争对手,影响整体发展。“南非华商要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至少还需要15年时间。”

  依靠沟通拼市场

  在美国,华人经营最多的是贸易批发零售、旅馆和食品、制造和科技企业,其中多数为中小企业。华人企业最密集的大都会区是纽约—纽瓦克—桥港、洛杉矶—长堤—河滨、圣何塞—旧金山—奥克兰、华盛顿—巴尔的摩—北弗吉尼亚等。南加州是华商云集之地,多位华商企业家向记者表示,在美国经商很少遇到法律方面的干扰,但是华裔自身文化背景会带来无形的障碍。

  李社潮是美国李氏企业的创办人,曾任南加州温州旅美同乡会会长,她1992年来到美国,10多年打拼下来,她的企业现经营自有品牌的男鞋和礼品,长期雇员增加到了10多人。在洛杉矶和圣迭戈,200多位温州同乡多数经商,有的做传统小商品贸易,有的经营保健产品、电子产品,有的从事物流运输,生意都做得有声有色。谈起一路走来的经历, 李社潮表示,除个人努力外,首先得归功于祖国大后方的依托: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华商会失去很多优势。此外美国开放的多元社会对华商也是一个利好因素。

  李社潮说,刚到美国的时候很不适应,做生意仍沿用中国理念。好在美国的经商环境比较宽松,只要依法纳税,政府一般不会挑刺。不久前的一件事让她感到,新移民企业家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方面还要做很多努力。金融危机之后,李社潮原来的贷款银行减少了给她的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额度。虽然她的经营主要靠自有资金,并不依赖贷款,但银行的举措显然不公平,因为奥巴马政府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推出了对中小企业的救助方案。于是她找到商务部中小企业局驻洛杉矶办事处要“说法”。对方倒是很客气,审查完李氏企业的资料,推荐了多家银行让她选择,这些银行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宽松信贷,而且利率也更加优惠。

  李社潮感叹道,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许多方针政策都发生了改变,但很多华商并不清楚这些变化对自身的影响,这表明华人企业家、特别是商会组织需要进一步加强同主流社会的沟通,积极参与主流社会建设,包括积极参政,发出自己的声音。

  师敬是洛杉矶环球旅行有限公司的总裁。他在国内原是一名专业田径运动员,1996年赴美留学,同时在餐馆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餐厅客人介绍他去旅行社当导游,师敬就此踏入了旅游行业。过了几年,师敬成立了自己的“环球旅行公司”,主要接待中国的旅行团。他说,像他这样的华人旅行社在南加州有上百家。师敬认为,华商如果主动和当地政府及主流社会沟通交流,就会发现美国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得多,政府也能提供不少协助,因为中国旅游团能给当地带来不少旅游收入,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依靠联合闯出路

  每年圣诞节前,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进口小商品市场总是销售火爆,从笔记本电脑到箱包、眼镜、手表等,应有尽有。市场的不少店主都是来自浙江青田和温州两地沾亲带故的中国人。巴西利亚华人华侨协会副会长吴昭孝告诉记者,5年前,他刚来这个市场做生意时,中国人还不足20人,如今少算也有100多人。

  巴西利亚华商的发展是拉美华商现状的缩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来巴西、秘鲁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中国移民也在源源不断地增加,他们一般先租个柜台或摊位,做小生意起家。巴西华商大多是从家乡企业或是当地华商那里进货。进口商和批发商与中国国内厂家有密切联系,定期从国内进口货柜,然后批发给华人商铺,再销售到巴西各地,并逐步形成规模和网络。质优价廉的中国货深受拉美中下层家庭的欢迎,销路很好,利润不薄。几年下来,这些华商就能积累起财富,买下住房或是店铺,生活有了保障。发展较快的华商开始进入实业,开办工厂或是经营餐馆、超市,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类似巴西利亚进口商品市场的华人商场遍及拉美各国。在南美洲最大城市圣保罗的“3月25日大街”、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海关街、在秘鲁首都利马市中心的“中国城”,中国餐馆和店铺连成一片,映入眼帘的都是中式招牌和汉字店名。在阿根廷,华侨经营的小型超市有数千家之多。

  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在拉美热销引起当地厂商的不满,有当地商人甚至故意找茬儿或向警察投诉。于是,中国店铺比较集中的市场,常常被当地警察突击查抄,尤其在销售旺季之前。

  去年圣诞节前,巴西警察先后三次查封巴西利亚进口小商品市场。警察一到先将中国货统统装箱运走,然后要求摊主拿进货发票等文件到警察局去申诉。不申诉的就视为非法销售,商品予以没收。许多初来乍到的华商因语言不通,国情不熟,常吃哑巴亏。

  除了警察找麻烦外,华商间同胞竞争也日益激烈。吴昭孝告诉记者,他刚来巴西利亚时,生意还好做。现在越来越多的华商拥挤到市场上做生意,相互之间竞争加剧,每年的利润都在下降。有的华商图利润有时给商品贴上名牌商标,这反而引起品牌企业的投诉,使警方频频以“侵权”为由查抄处罚华商店铺。

  华商店铺屡屡被警察突击查抄,激起了华商的愤怒与抗议,但苦于语言不通,对当地法律不明,无处说理,激愤的华商只好将前来查抄的警察围住,不让他们随意收缴商品,华商和警察多次发生冲突。在此情况下,一些华侨华人组织纷纷站出来,组织华商讨论对策,向华商宣传相关法律常识和维权知识,提醒华商必须合法经营。同时华商社团也积极与当地政府和警方交涉,要求警方将扣押的货物放行。中国驻拉美国家的使领馆也出面做了很多工作:他们主动到华商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并与当地政府和警方沟通,促使华商与警方取得谅解,化解矛盾。吴昭孝说,现在巴西利亚警方对进口小商品市场上的中国店铺查抄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专横,圣保罗的华商和侨团也利用节假日与当地警方搞联欢活动,增进了解,关系逐步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