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其他 > 致公党中央和广东省新闻 >

前海人民币跨境贷款突破百亿 入驻港资企业质量较高

发布时间:2013-12-04      作者:深圳政府在线

前海人民币跨境贷款突破百亿 入驻港资企业质量较高


前海开发建设取得新突破,建设工地一片繁忙景象

    前海管理局昨召开媒体沟通会。在会上获悉,前海目前已引入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瑞士银行、软银集团在内的30家世界500强企业。目前在人行备案的前海人民币跨境贷款已突破100亿元,明年将突破500亿元。

  三方面因素影响港企积极性

  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在前海合作区内注册企业2642家中,注册金额合计2051亿元人民币。其中,内资企业约占比93.27%,注册总额1435.58亿元;港资企业约占比5.78%,注册总额143.17亿元。

  “前海打造成深港合作区最重要的力量是香港企业,目前在前海注册的企业数量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希望未来前海有1/3的香港企业。” 通过与港企沟通,前海管理局副局长何子军认为,目前有三个方面因素客观影响了港企入驻前海的积极性。一是关于前海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目前还在加紧研究中,没有出台;二是香港企业倾向于投资配套设施完善成熟的区域,但前海刚填完海,各项配套开发仍需要完善;三是对内地的体制还不适应。如土地出让方面,香港企业希望提前半年就把土地出让的预公告公示,这样能给他们充足时间来考虑投资,而国内基本上是50天。同时,比如竞拍土地,他们考虑资金等成本,不希望面积太大,而前海此前出让的土地面积都较大,从这些方面来说,他们都会有所顾忌。

  港资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较高

  虽然港资企业注册总数较少,但何子军认为,港资企业的质量比较高——注册资金达到1亿元的企业中,港资企业占比约9.38%,注册资金达到5亿元的企业中,港资企业占比12.5%。大型港资企业如东亚银行、恒生银行、亚洲保理和惠理集团等香港本土金融机构均已入驻前海。

  据悉,前海管理局对香港的重视程度也超越以往。目前前海管理局平均每周赴港针对重点企业上门服务一次,宣传推介前海先行先试政策,了解企业需求,特别针对重点项目开展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尽快完成注册落地。何子军强调,前海管理局将针对香港企业的需求,后续在政策规划等多方面做更多调整。

  此外,前海管理局已和香港发展局确定了合作计划,如拿一些项目做试点,让香港规划、建筑和交通方面的人才、公务员,来前海管理指导工作3到6个月。

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接受采访谈粤港澳自贸区

  “前海现有的优惠政策和将来的粤港澳自贸区政策是叠加而不是替代的关系。”昨日,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东省已经对自贸区的权属范围、任务、定位以及政策做了超过半年的研究,现正在形成具体的方案,方案成熟后将上报国务院批准。

  目前,广东省正在加快推动粤港澳自贸区建设的步伐,而建成后的自贸区政策会取代前海现有的优惠政策吗?针对媒体提问,张备明确表示:“将来粤港澳自贸区的政策会叠加到前海现有的优惠政策上,而不会替代优惠政策。”

  张备表示,前海近15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包括3平方公里左右的前海湾保税港区,将来的叠加政策对保税港区将有更大的帮助。“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一个FTZ(对外贸易区),如果再给我们自贸区政策的话,即FTA(自由贸易协定) ,就等于FTZ+FTA,就是既有区域搞自贸,又给了很多的配套政策。”

  他表示,前海在设计之初更多的是做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创新窗口,目前前海入区注册企业超过六成都是金融企业,这是前海鲜明的特质。但同时要看到,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贸易服务的。“将来在结算、在做大整个贸易量上面,我们也需要自贸区政策的支撑。因此,未来自贸区的政策一定是叠加而不是替代。”

  张备强调说,前海和上海自贸区发展各有侧重。但是,前海先行先试政策和上海自贸区政策在精神实质上是完全一样的,就是扩大开放。前海是在国内最早提出要实施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而不是优惠政策。“先行先试的指向就是制度化创新,就是可复制可推广。因此,前海的22条优惠政策的每个方面都有这个指向,就是可复制可推广。”他举例说,前海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实验窗口,就是为了扩大金融的对外开放,进而扩大对内开放。这一点和上海自贸区作为对投资贸易领域的金融配套的精神实质也是一样的。二者一起构成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两个优化汇聚,并和未来的政策无缝衔接,也为未来的政策创新创造了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