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自身建设 > 组织建设 >

阳春三月下杭州

发布时间:2012-04-18      作者:福田二支部-古江林

 

阳春三月下杭州

-------福田二支部活动纪实

 

     3月24筹划已久的支部活动终于付诸实现,在支部林和平主委的带领下一行8人来到杭州。   

     印象中的江南就像是一首清丽的词,不管历史的尘烟有多深,都无法抹掉她独有的韵味,作为中国人谁都会对她抱有一点想象的,烟雨中的相遇、花前月下的誓言、九曲回廊的婉转和愁怨-----似乎这一切都被笼络在江南的名片里成了最惹眼的经典。

    只是之前数次到杭州都只是匆匆路过,没能领略她的美丽,所见的西湖也是面目不清地淹没在千篇一律的城市化建筑中,难以引人遐思。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热烈讨论的是能不能看到桃花,以对江西油菜花的热情期待着三月江南的灼灼桃红。

    意外的是桃花不曾见,但却收获了真正的江南。

                  

浙东唐诗之路

    浙东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佛道文化早期发展的中心地区,其历史上出现过的文人墨客、高僧大德可谓灿若星河,与之清丽奇秀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就是杭州西湖区的永兴寺。永兴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位于留下镇安乐山下,是杭州最早的寺庙,济公最初就是从这里出家的。如今的永兴寺仍然开门可见青山,一亩亩茶园连绵不尽,距庙门也就10十多米的距离。品着庙里的绿茶、吃着精致的斋菜,听着果如方丈的开释,让我们这群凡尘俗子从精神到肉体都来了个洗礼,恍然间世界就此停了下,喧嚣和浮躁都悄然退去,一种静谧之感油然而生,并始终伴随着我们的行程。

     当日下午驱车前往新昌,向“唐诗之路”挺进。所谓“唐诗之路”,指的是古代剡中(今浙江新昌、嵊县一带)一条唐代诗人往来比较频繁,对唐诗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旅游风景线。据统计,在全唐诗收入的2200余位诗人中,有312位诗人游览过这条风景线,他们中多数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人物,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刘长卿、元稹、贯休等。其中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更是脍炙人口:“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据说古人畅游是以水路为主,,会稽、天台、四明三大名山的百溪清流汇聚为剡溪,两岸风光如画,诗人们常常水尽则登山而歌。何等的逍遥自在。

    如今行水路已不可得,25日我们经公路重点参观了新昌大佛寺、天台山国清寺和琼台仙谷。大佛寺就是当初风靡全国的电影《少林寺》的实际取景地,寺庙的建造极具特色。寺内古意幽然,巨木参天,似乎飘然世外、不着尘埃,而不时会见一树春意盎然的玉兰花迎面而来,提醒你这仍是烟火人间。寺内有依山崖而建、经六朝齐梁间三代僧人开凿30年的石弥勒像,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如今石像已镀金身,香火颇为旺盛。

     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被中、日两国佛教奉为发祥地。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五峰环绕之中,只在南面有个豁口,颇为深幽。他的山门也不循常规,暗合桃园深处别具洞天的意趣,拾阶越过丰干桥就是座北朝南的国清寺,但迎面所见却不是方正宏大的庙门,而是屏风一般的黄色南壁墙,上书“隋代古刹”四个字。庙门呢?却在南壁墙左转90度处向东而开,含蓄而古朴。低调的庙门并不影响国清寺的雄伟庄严,建筑依山就势,层层递高,共有四条建筑轴线,在佛教建筑严整对称的特点之中又融入了些许灵动之感,可谓古建筑中的精品。孟浩然、李白、贾岛等许多文人雅士均在此留下过不朽名篇,寺中还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等书法家的摩崖手迹,被誉为“合和二仙”的疯癫高僧寒山、拾得的事迹也发生在这里。

    走诗人走过的路是不是也会成为诗人呢?

    见诗人见过的美景是不是也能妙手偶得?

   当我们一行8人游到号称天台山百景之首——琼台仙谷的时候,大家的脑细胞都活跃了起来。琼台仙谷是道教南宗祖庭,如今筑坝蓄水,使得峡谷风光更为宜人,索溪而上,两旁山势峻峭,怪石错列,一群放养的白鹅在碧水尽头悠闲地游弋,让这静默的山水一下子变得鲜活生动了。下得琼台,我们8人中的就有的开始收获精神果实了,瞬间便吟出了“白云山庄看白云,八仙传道八仙湖。”的佳句。

 

名士之乡敬先贤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说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的确,不到绍兴还真不知道有那么多的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传奇和佳话。且不说他曾是春秋越国、吴国的都城,上演过波澜壮阔的吴越争霸史,单单是西施在这里浣过纱;王羲之在这里写了《兰亭集序》;陆游、唐婉在这儿的沈园上演了爱情悲歌、留下了《钗头凤》;憨厚的梁兄和深情的祝英台在这儿化成了蝴蝶……就让人心向往之。

    不过,我们此次前来绍兴主要是为了拜谒革命先贤的。这里有鲁迅故居、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从古到今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似乎都可以在此找到闪光的遗存

    26日上午我们来到和畅堂18号秋瑾故居。秋瑾曾经在此习文练武,度过她的少女时代。一九六年东渡回乡后,在绍兴主持大通学堂,任大通学堂督办。期间,秋瑾训练会党骨干,将分立的会党纳入光复会组织系统,编组光复军,并和徐锡麟共商革命大计、拟定起义计划,在秋瑾卧室后壁曾藏放过枪枝弹药和革命文件的密室至今仍原样保存。19077月起义失败, 14日,清军包围学堂,将秋瑾等六人逮捕。15日黎明,秋瑾壮烈牺牲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1岁。在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她短短的一生如流星般奉献了最夺目的光华。睹物思人,历史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真实,让我们在缅怀之余生出双重的敬意。

    下午参观了鲁迅先生的故居。咸亨酒店是绍兴必去的酒楼,据说这里有绍兴最靓的酒,是有好几种自酿酒调制而成,号称“中国鸡尾酒”,口感确实非同凡响。孔乙己老先生喝酒吃茴香豆的铜像就站立店前,时代的布景变了,他那份迂腐和惨淡也似乎沾染了商业利润的喜悦,有了代言人的范儿。鲁迅故居就在距咸亨酒店不过10分钟的地方,这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古街,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的粉墙黛瓦,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都完整地保留至今。鲁迅在这里成长到18岁,家族由鼎盛到衰落,13岁祖父科场案发后,他便由一个富家公子变成了贫穷少年,需“每天从母亲手里接过首饰,跑到恒济当铺把它递到比他高出一倍的柜台上,在侮蔑里接了钱,又到同样高的柜台给久病的父亲去买药”,也许正是因为在最敏感的年龄看透了世态的炎凉和悲哀,才使他格外冷峻透彻、洞悉人性,成为以笔为矛刺向黑暗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结谊西湖区

    由于当日需赶回杭州和致公党同仁联谊,在绍兴的参观不得不匆匆结束,来到杭州已是华灯初上。在西湖区政协委员、永兴寺方丈果如师父的引领下,我们福田二支部和杭州西湖区支部的朋友们汇聚一堂,相谈甚欢,西湖区政协提案办主任、统战部宗教局局长出席了我们的活动。有言云:每一天都是历史。这似乎就是我们此次杭州行的写照。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西湖区致公党耿乙匀副主委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两次到杭州的导游,在她的讲述和回忆中大家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细致的了解。

次日我们就将离杭回深,行程结束前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游西湖。荡舟湖上看三潭印月,走苏堤、过断桥、近可见雷峰塔、远眺有岳王庙,西泠桥边还有秋瑾墓、苏小小墓-------这山水辉映的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的,除了“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还有那一步三叹、让每一位国人都铭记着的历史和佳话。

  正是有于这一段段历史的衬托,西湖才格外的明艳动人。不仅有儿女情长,更不乏豪侠刚强,也许这才是那个完整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