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海外联谊 > 海外联谊 >

海外华媒为广东转型升级呐喊助威

发布时间:2011-10-23      作者:南方日报

在推动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广东,支持广东建设上,海外华文媒体功不可没。希望海外华文媒体继续为广东的经济建设以及正在进行的转型升级献计献策、牵线搭桥、呐喊助威,为广东造势,提高广东的知名度,对外展现广东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

深圳新闻网讯 昨日下午,由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肇庆市政府和香港文汇报联合主办的2011“广东转型升级实践与前瞻”高端研讨会在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会见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并参加了研讨会。

林雄简要介绍了广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及目前广东转型升级的经济发展情况。他表示,在推动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广东,支持广东建设上,海外华文媒体功不可没。希望海外华文媒体继续为广东的经济建设以及正在进行的转型升级献计献策、牵线搭桥、呐喊助威,为广东造势,提高广东的知名度,对外展现广东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

作为主办方之一,香港文汇报董事长、社长王树成对与会者表示感谢。他表示,广东转型升级的探索经验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大众传媒的力量日趋凸显的今天,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传媒的塑造,因此海外华文媒体有义务将广东转型升级的新成果、新变化推介到全世界。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主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表示,广东要为中国的转型升级探路,而媒体则要为广东的实践探路;广东转型升级,媒体大有可为!他还介绍了南方报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引领下,创造性营销海外版《今日广东》、与星岛日报海外版联合编制《南粤侨情》新闻专版的探索和实践。他表示,南方报业正在加速推进向全媒体转型,将不遗余力地为广东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注转型升级的机会与优惠

本次高端研讨会也是2011“海外华文媒体辛亥百年看广东”系列活动的压轴戏。

“对于海外华文媒体来讲,确实应该来看看广东的转型升级,”作为从业十余年的资深媒体人,美国美洲商报社长何国礼先生说,“一来,看看广东的实际情况;二来,海外华人企业也在寻求投资机会,海外华文媒体作为平台,要把信息和需求对接起来。”

眼见为实是何国礼多次强调的原则,他非常欣赏“建设幸福广东”的理念,“实话说,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理想——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而不光看GDP的增长。”

活动的行程从10月18日持续到21日,何国礼作为“海外华文媒体团”副团长,与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位华文媒体高层一道,先后奔赴广州、佛山、中山、汕尾、惠州、肇庆等地,参观了“国家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区千灯湖金融高新区”、“肇庆高新区”等7个高新区和产业转移园区。

机会与优惠是媒体团成员关心的重点。台湾旺报社长特别助理杨俊斌先生关心的问题很简单,“有没有台商进驻”、“台商还有没有机会”、“有什么优惠政策”。加拿大商报社长助理郭灵女士也表示,对于海外华人企业而言,从生意的角度讲,需要了解更实在的信息。而希腊中希时报副总编辑卢南英女士则表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希腊的华人作出了到中国投资的选择,“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及时信息最为重要”。

广东“转身”令参观者“震惊”

在佛山的行程中,媒体团参观了“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很多陶瓷企业已将生产部门外迁,留在本地的则是设计研发和经营销售部门,此次转型升级的目标是通过协调产业与环境的发展,还佛山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而展厅内展示的新型“绒面陶瓷”、“超薄瓷砖”等一批新型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也引起媒体团成员极大兴趣。

“这是此行的新发现。”日本半月文摘社长梁钟文先生说,这里的产品将高端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仿大理石瓷砖真的可以以假乱真。行程结束后,他想做一个相关的报道,宣传一下佛山陶瓷的产业集群,促进佛山与日本的经济交流。

菲律宾商报社长助理王鸿瑜先生认为,佛山发展陶瓷产业,从过去严重污染环境到现在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不单是经济发展的转型,更是人们发展心态的转型。

在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有关负责人向媒体团详细展示了规划蓝图。参观完后,印度尼西亚讯报编务顾问吴仲达先生表示,规划很清晰。他介绍,印尼当地也有类似划地投资的项目,但缺乏一个总体的发展规划,显得杂乱无章。广东的经验十分值得东南亚地区借鉴。

而在惠州参观完TCL之后,梁钟文先生更是激动地表示,广东电子产业的技术进步超乎了他的想象,“速度让人震惊”。他说,回去之后,陶瓷、电子产业将是他们报道的侧重点,同时,“我已经有初步的想法,带两家企业回来看看。”。

何国礼先生说,海外华人其实都有中国情结,“看见中国好会很开心”。对于“转型升级”,他认为这是必须走的路,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地方都会有不同需求。

学习孙中山精神开拓新经济

本次“看广东”系列活动,组织方把时机选择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活动的行程中也纳入了大量的“辛亥元素”。

在广州、中山、佛山等地,一行人先后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孙中山故居、康有为纪念馆等场馆。

吴仲达先生表示,辛亥革命历程很不容易,而以前只在书上看过,这次亲临黄埔军校、孙中山故居,感觉非常亲切。他说,“我是马来西亚人,但主要在印尼工作。据我所知,当年两地的华侨都积极投身革命。小时候,我们教室上都镶嵌着孙中山先生的像,每次校长演讲或者是上课前,我们都要默念《总理遗嘱》。现在辛亥革命逐渐被新一代淡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何国礼先生认为,看历史要看对当下的启示,仅就历史看历史,就没有意义了。对于孙中山所带来的启示,他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孙中山一样伟大和优秀,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自己的角色,并且不能看轻自己的角色,责任不一定要重大才能说是有用之人。正逢经济转型的广东每天都在进行“小革命”,因此青年人应学习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开拓广东经济发展新前景。

转型升级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海外华媒眼中的广东已大不一样,将鼎力推介广东转型升级

■建言献策

昨日,香港文汇报、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希腊中希时报、美国美洲商报等海外华文媒体高层纷纷就广东转型升级话题发表见解,为广东转型升级建言献策,不乏精彩言论。尤其在谈到西方部分人士对广东形象的误读时,多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当场承诺,将义务推介广东形象和产业转型升级成果。

“知识产权食客”旧形象得到很大改变

几天参观,多位媒体高层感触良多。此行眼见为实,美洲商报社长何国礼表示,“作为一个到过中国、到过广东的人,我认为,部分西方人士尤其是西方媒体确实对中国、对广东有误解。”通过这几天对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参观考察,加之以往收集的材料,何国礼认为,“过度依赖出口”已不是对广东经济的准确评价。

香港文汇报社长王树成也认为,由于经济转型升级,广东在某些海外人士眼中“知识产权食客”的旧形象得到很大改变。过去由于知识产权政策创新乏力,对广东经济发展掣肘较多,而现在,广东的华为、迈瑞、明阳风电、东力传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科技企业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处于主导地位,并拥有属于自己的高水平知识产权。

“广东转型升级的探索经验值得推广。”王树成表示,以传承中华文明为职责的海外媒体有责任和义务,把广东转型升级的新成果、新变化推介到全世界。何国礼也当场表态,“海外华人华侨都应该为海外人士减少对中国广东的误解提供支持。”

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广东找秘诀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0年广东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中希时报副总编辑卢南英认为,这标志着广东已处于世界中等收入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会面临重大考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若应对不当,即无法突破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陷入长期的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衰败困境,还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连日对广东的考察让她发现,广东已有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秘诀——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顺应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重点领域抢占产业和技术制高点,这就是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秘诀所在。”

期望广东成为下一个“阳光地带”

成为下一个“阳光地带”是何国礼对广东提出的期望。他建议,广东可以从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转型升级之路中得到启发——当年美国是把产业从东北部寒冷地区转移到加州等阳光灿烂的西南地区,“阳光地带”不仅承接了原来的传统产业大量转移,还发展了航空航天、电子IT等新兴产业。

何国礼认为,广东在通过内部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要努力承接美日、欧洲的先进产业转移,希望广东调整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新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日本半月文摘社长梁钟文看来,日本经验对广东的转型升级也有借鉴意义,“30多年前,日本制造业面临日元升值、能源价格上涨等冲击和压力,但最终,日本企业将危机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汽车和机电加工等行业脱颖而出。”

梁钟文指出,目前是广东企业进军日本的好时机,也可以引进日本企业到珠三角来,“比如可以通过收购或战略合作方式进入日本,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多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也希望广东在招商引资和海外投资等方面积极部署行之有效的措施。

有义务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广东

马来西亚《光华日报》董事骆南辉:

■对话

1910年,孙中山在槟城创办《光华日报》,这份报纸至今已有101岁,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也是马来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之一。该报董事骆南辉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这一特别的历史时刻,率队驱车前往中国武汉参加纪念大会,随后来到孙中山的家乡广东,领略广东转型升级新貌,出席2011“广东转型升级实践与前瞻”高端研讨会。

改革开放之初,骆南辉就常在珠三角走动,对广东非常熟悉的他称赞,“广东一年一个样”,也感受到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活力和新气象。”他强调广东在实践转型升级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为中国转型升级探路

南方日报:

去年海外华文媒体参访团来广州采访,当时你们就已经关注到广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一年后您再来广东,感觉有何不同?

骆南辉:近几年来我常常到广东,去年亚运会让我看到一个新广州,今年大运会看到了一个新深圳。我记得去年汪洋书记接见我们东南亚华文传媒团时就说过,让我们三年后且看一个新广东。现在我敢说广东是一年一个样,让我更感受到广东此次主动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活力和新气象。

南方日报: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广东转型升级实践与前瞻”,您怎么理解?

骆南辉:我很高兴能来参加这次研讨会。广东曾两次为中国探路。百年之前,作为中国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广东革命先行者们为中国民主革命探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探路,前两次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我想这一次转型升级的探路也会有深远的影响。

广东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在珠三角地区,资源消耗严重,土地开发强度已近上限,环境负荷也到达了临界点,再不转型升级,珠三角的竞争力将大受影响。而且珠三角地区以前多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外向依存度过高。广东真的到了不转型升级就要出问题的时候了。所以说,这第三次探路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广东主动谋变,顺应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潮流,因此更能凸显此次探路的前瞻性和探索的价值。

走好转型路要保护环境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广东要走好转型升级之路,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骆南辉:我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就常在珠三角地区走动,虽说看到了珠三角地区飞速发展,工业上去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许多,但老实说污染也上去了,环保问题也出来了,珠三角是否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让我挺担心的。

去年亚运前回到广州,看到新的荔湾涌,我很感慨“一涌清水绿,两岸荔枝红”这样的好景又回来了,去年以来我也看了广东转型升级后的一些珠三角镇区的示范点,我很惊喜地看到,不少镇区转型升级后解决了污染的问题。但这样的好典型还是太少,我期望珠三角地区早日回到当年生态良好的环境中,同时转型升级产业转移也不能污染粤北、粤西、粤东等欠发达地区,我始终认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不然对不起我们的子孙。

告诉世界一个真实广东

南方日报:马来西亚当地人是怎么认识广东的?

骆南辉:在马来西亚,很多华人的祖先都来自广东,他们对广东比较熟悉,而且,他们也特别希望了解广东今天的发展,哪怕是一些年轻的马来西亚华人也关心着祖籍国。

南方日报:您来自海外华文媒体。您认为,《光华日报》在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中国、广东这方面,承担着什么职能?

骆南辉:1910年12月20日孙中山创办《光华日报》,创办初期它是中国革命党人在大马最重要的机关报,还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中文报纸。作为在大马华人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华文传媒,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真实的广东,并逐步提高中国在全世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周煦钊

见习记者 赖竞超 实习生 江颖瑜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统筹 梅志清